曲江新區優化金融服務模式助企業發展
來源:百家號 作者:晨財經 更新于:2021年12月16日 09時 閱讀:0
近兩年,受疫情、宏觀利率等因素影響,企業出現了經營困難、融資困難等問題。與此同時,中小企業融資金額和期限受企業自身發展和還款能力制約,具有金額低、期限短的特點,大部分企業持保守融資態度,所以相較于傳統銀行融資模式,符合中小企業融資特點的機構和產品較少。為更好滿足小微企業融資“小、散、急”的需求,發揮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杠桿和橋梁作用,讓更多小微企業享受到“普惠金融”的政策紅利,曲江新區主動適應市場需求、形勢,對2019年出臺的“創業貸”、“成長貸”、“助力貸”等三款產品進行改革,并加大與再擔保、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對接,完善融資擔保風險補償機制。實踐證明,這三款創新型擔保產品適合企業需求,經受住了市場檢驗,也受到了區內外小微企業的高度好評。
聚焦需求,專注普惠金融政策服務
曲江新區始終堅持“文化+金融”發展路徑,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企業摸排走訪活動,主動適應市場需求、形勢,問需于企、問計于企,截至目前,累計上門摸排中小企業8000余家,覆蓋區內企業近80%,根據企業的反饋和建議,進一步升級優化產品模式,形成曲江新區政策性融資擔保“創業貸”、“成長貸”、“助力貸”2.0模式,讓更多小微企業享受到“普惠金融”的政策紅利。
創新模式。加大與金融機構的對接力度
曲江新區與多家商業銀行開展“總對總”批量擔保合作業務,該業務模式將貸款前的風險評估,由原來銀擔雙方各自進行,改為承辦銀行單方進行,對簡化擔保流程、提高擔保效率、有效防范化解小微企業融資風險具有積極作用。同時建立2:8風險分擔機制(承辦銀行20%,國擔基金30%、省再擔保20%、擔保機構30%)和備付金制度,形成了有效的風險分擔機制,確保及時代償,有效地緩解了銀行普惠金融風險。較傳統融資模式,既發揮了承辦銀行業務方面的優勢,又能充分發揮擔保機構“見貸即保”的政府性融資擔保功能作用。
降低門檻,緩解融資難題
“創業貸”、“成長貸”兩款產品采用免抵押、免質押、免留置的純信用融資擔保方式,“助力貸”采用半信用半抵質押的方式,進一步降低了小微企業的融資門檻,讓更多小微企業享受到“普惠金融”的政策紅利,大大緩解了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。三款創新擔保產品優惠擔保費率最低0.25%、合作銀行貸款利率基準上浮不超過20%,綜合融資成本不超過6%,有效降低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,切實緩解了小微企業的融資貴問題。
提升效率,全力支持企業發展
為簡化審批流程、提高審批效率,曲江新區設置綠色通道,使該系列產品的辦理放款時間由傳統融資擔保業務的平均15天縮短至最快1個工作日,有效滿足了小微企業融資的及時性需求。
截至目前,曲江新區小微企業創新性擔保產品2.0版已內部審批通過744戶,審批通過金額46850萬元,其中已落地放款620戶,放款金額38095.1萬元。2019年平均單戶金額93.65萬元;2020年平均單戶金額62.7萬元;今年以來,已累計放款351筆,擔保金額20,180萬元,平均單戶金額57.49萬元。在支持小微企業的同時控制單戶金額,做到小而分散,降低擔保風險。已放款的企業中行業涉及住宿餐飲、旅游、文化、批發零售、科創、教育、醫療大健康等各個行業,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,提升企業融資便利度。
未來,曲江新區將進一步拓展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,以“平臺建設政策引導”的方式,通過構建“大、新、優、強”的文化金融支撐體系,加大文化產業信貸投放,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,打造具有曲江新區特色的新金融產業,以大金融支持西安民營企業發展大格局,以新產品激活實體經濟生態圈。